网易首页 > 网易新加坡 > 正文

《名家·华韵》| 瞿建青:让狮城扬琴曲 琴扬国际

2022-05-20 15:38:39 来源: 新加坡华乐团 举报

▲13岁时,瞿建青便以出众的音乐天赋被上海民族乐团破格录取 


瞿建青是新加坡华乐团的扬琴首席,曾首演近代多首有影响的扬琴作品,如徐昌俊的《凤点头》、瞿春泉改编的《黄河》以及创作的《韵·趣》、潘耀田的《帝女花狂想曲》《船歌与联想》等。她共录制五张个人艺术专辑,国内外报章评论她的演奏:“激荡处如狂涛汹涌,含蓄时似涓涓清泉”以及“具有撼人的艺术感染力”。


和许多出身于音乐世家的大师不同,瞿建青更像是冥冥之中被扬琴选中的天选之子。九岁时,少年宫的老师来到瞿建青的小学甄选学员,而她凭借着出众的音乐天赋入选,被指派学习扬琴。她对这件乐器也是一见倾心,尤其觉得那叮叮咚咚的声音特别好听,从此爱不释手,与扬琴结下一生的不解之缘。


一年后,瞿建青正式拜入著名扬琴教育家王友德门下。在名师的悉心培养下,瞿建青的演奏天赋很快便显露出来。


1978年,上海民族乐团复团招收学员班,一共只有18个名额,选拔竞争十分激烈,需要经过八轮考试。年仅13岁的瞿建青在经过两轮考试后,被推荐参加在上海市府礼堂举行的青年演员文艺汇演。这是当年极为轰动的文艺盛会,由上海电视台录制及实况直播,并在全中国受到瞩目与具有影响力。


▲1979年,瞿建青(左一)随中国上海儿童艺术团参加第19届西贝尼克儿童艺术节


在这场音乐会中,瞿建青凭借着《喜摘丰收棉》 《映山红》等绚丽的曲目,感动了上海市委书记彭冲,他认为,像瞿建青这样的天才儿童就应该大力培养。为此,乐团破格录取瞿建青。进团的第一天,瞿建青也被保送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习综合音乐课程和文化课,演奏专业课则是师从团里的演奏家庞波儿。


1979年,瞿建青被借调到上海儿童艺术团,随团赴前南斯拉夫参加第19届希贝尼克儿童联欢节,这是她首次登上国际舞台;1980年,瞿建青经团里选送,被评为上海文艺界“十大新秀”;1981年,她荣获上海“新长征突击手”(即优秀青年称号)。三年学员班的生活在忙碌且精彩的日程中飞逝,瞿建青转眼已成长为一名备受瞩目的青年扬琴演奏家。

▲2014年,瞿建青在《春风梦红楼》音乐会中演奏关迺忠创作的《天山恋歌》


和琵琶、二胡等乐器不同,扬琴传入中国的历史相对较晚,因此传世古曲不多。到了80年代,为扬琴创作的作品进入高产期,瞿建青为此感到十分振奋。作为一名演奏家,她认为作品和演奏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乐器法深入透彻的了解是创作的基石,作品的新高度则让演奏家不断拓展演奏技法的边界。


为《林冲夜奔》奔北京


1984年,扬琴泰斗、作曲家项祖华创作了《林冲夜奔》,这是扬琴史上一部很重要的作品。瞿建青不满足于只从谱面了解这部作品,专程飞赴北京随作曲家,也是恩师项祖华研习这部作品。对于新作如此珍视和执着的态度贯穿了瞿建青的演奏生涯。



1990年,指挥家瞿春泉改编的《黄河》扬琴协奏 曲,在本地星海艺术研究会的音乐会上由瞿建青首演。从此在新加坡这片热土上,瞿建青的名字与许多扬琴经典曲目产生了历史性的联系。1991年,瞿建青也凭借这首乐曲获得第14 届“上海之春”的最高荣誉“优秀表演奖”。


在移居新加坡前,瞿建青曾三度登上本地舞台,每次都留下了美好又深刻的印象。第一次是1987年随上海民族乐团历史性的访新演出,她在维多利亚音乐厅的舞台上独奏了《节日的天山》。她回忆说:“首先是观众的素养让我赞叹,音乐厅里那么多人却鸦雀无声,作为音乐家,我感到一种由衷的尊重。演出后,本地华乐界的朋友还十分热情地与我们交流,这种真挚的情谊让我十分难忘。”


▲13岁时,瞿建青便以出众的音乐天赋被上海民族乐团破格录取


在与本地同仁的交往中,她发现这里很多会馆、民众俱乐部都有民众自发组织的华乐团。这让她感受到新加坡人对于华族文化的热爱,尤其是华乐在民间蓬勃的生命力。1993年,瞿建青到新加坡举办“东方乐韵”独奏会。1994年,她正式定居新加坡。


1997年,瞿建青担任新加坡华乐团扬琴首席。同 年,她第一次以新加坡华乐团声部首席独奏家的身份,参加了在白俄罗斯举办的第四届世界扬琴大会。在大会上,瞿建青见识到世界各地扬琴家族的丰富性,对本地扬琴事业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她说:“我代表新加坡来到这个国际舞台,希望把这些丰富多彩的乐器和音乐带回给本地听众,更希望在将来可以把新加坡的扬琴作品推广到全世界。”


▲1997年,瞿建青前往白俄罗斯参加第四届世界扬琴大会


推动扬琴世界游


在瞿建青的提议下,新加坡华乐团于2003年举办了“扬琴世界游”音乐会,邀请白俄罗斯、匈牙利等国的扬琴演奏家和团里的扬琴演奏家同台献艺。当时刚刚就任音乐总监的葉聰更是高瞻远瞩地指出:“这场音乐会上一定要有一部能够代表新加坡华乐团身份的作品。”


经葉聰引荐,新加坡华乐团委约中国作曲家徐昌俊创作了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瞿建青担任首演独奏。她还记得刚拿到曲谱时激动的心情:“这是一部有当代极简主义风格的作品,我刚刚读了前几小节就喜欢得不行。新颖的和声技巧,饱满的音乐形态,遇到好作品真是一件兴奋又幸运的事。”


瞿建青认为,好的作品一定是以传统为根基,以时代为脉络。《凤点头》本是京剧锣鼓点的名称,作曲家在传统的基础上应用了最前沿的作曲技法,使扬琴曲目的艺术性得到突破性的拓展。她说:“如今这部作品是扬琴的必弹曲目之一,世界各地都在演奏。”


2006年,华乐团委约中国作曲家徐坚强创作了又一部扬琴协奏曲《蕉窗夜雨》。这部作品以复杂的节奏、细腻的配器以及色彩性的和声,搭配上扬琴独特的音色,描绘出一幅窗外夜雨打芭蕉的画景。


催生本地扬琴作品


作为首演独奏家,瞿建青觉得自己非常幸运,也十分感念华乐团对于开拓扬琴协奏曲目所作出的积极贡献。她认为一个乐团有如此的远见,不断地创造经典,谱写历史。


除了担任首席演奏家,积极为乐团的委约作品 “接生”,瞿建青与本地作曲家潘耀田的合作, 也为本地的扬琴事业留下了宝贵的资产。


2008年,由瞿建青独奏的潘耀田扬琴作品集《船歌与联想》唱片出版,其中几乎每一部作品的诞生都与瞿建青有关。


两人最早的合作是2000年在北京音乐厅首演的《帝女花狂想曲》。作为一名活跃的独奏家,瞿建青的演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出于一种使命感,她希望能把新加坡的声音传播到她所到之处。于是她邀请潘耀田创作了这部以著名粤剧曲牌“帝女花”为原素材的协奏曲,由本地指挥家谭泽江指挥中国电影乐团协奏。这部作品也在2002年经整理后,由新加坡华乐团在本地首演。



▲年轻时的瞿建青,就随上海民族乐团前往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多个国家演出与录音


2005年,已经是世界扬琴大会理事的瞿建青赴北京参加第八届世界扬琴大会,临行前再度向潘耀田邀约作品。瞿建青的邀约得到作曲家的大力支持,并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船歌与联想》,令她非常感动。这首独奏曲以马来民歌 《小船向前划》的旋律为基础展开,曲风活泼轻盈富有色彩变化。通过这首乐曲,瞿建青让全世界顶尖的扬琴演奏家们听到了新加坡的声音。


▲瞿建青与恩师项祖华合影


专辑里还收录了《望江南》协奏曲,和由其它器乐曲、民歌改编的独奏曲如《春雨》《蝴蝶》《读书 郎》等。她说:“我为本地有这样一位国宝级的作曲家感到骄傲!”


自从在本地定居,培养学生、提携后辈便是瞿建青艺术生涯重要的一部分。她至今仍在南洋艺术学院、新加坡艺术学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学府不懈耕耘,为本地培养诸多扬琴演奏人才, 如现任鼎艺团扬琴演奏家陈洁卿、德明政府中学音乐特选课程老师,同时也是华乐团总负责老师的易珏如等。本地青年新锐作曲家高程锦也曾在瞿建青门下学习扬琴,她的学生在全国华乐比赛的多个年龄组别摘得桂冠。


时光荏苒,在2019年迎来第15届的世界扬琴大会的舞台上,早已有本地后起之秀的身影。在教学的过程中,瞿建青会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本地作品,这些作品将会随他们传播到世界各地。


她不无感慨道:“如果说当我第一次站在世界扬琴大会的舞台上,听报幕员念到新加坡三个字时,我感受到的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话,如今我感受更深的是一种归属感。新加坡华乐团这个大家庭就是我的根,是我身份认同的所在。


回首与新加坡华乐团携手同行的25年,瞿建青见证了乐团的诞生与成长。新加坡华乐团的成长,不仅是在演奏风格上的成熟,硬件设备上的精益,更重要的是作品的积累。50年后、100年后,这些经典作品都将成为本地华乐事业的永恒瑰宝!


▲瞿建青与启蒙老师王友德先生合影

沈青青 本文来源:新加坡华乐团 责任编辑:沈青青_XJP018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