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新加坡 > 正文

《名家·华韵》| 李宝顺:高胡奏响鱼尾狮传奇

2022-05-20 19:47:03 来源: 新加坡华乐团 举报



李宝顺在1997年加入新加坡华乐团并担任 乐团首席至今。他年少时便以出众的琴技活 跃于舞台,多次在中国的二胡比赛中获奖。他经常参加中国的各项重大演出,并多次被国 家领导人接见。他曾担任中央民族乐团代首席以及由中、日、韩演 奏家组成的亚洲乐团首席。他也曾多次与不同乐团及指挥家、作曲家合作演出协奏曲和独奏曲。

 

台上,乐团首席的位置最为显眼。这些年来,看了不少新加坡华乐团的演出,对于乐团首席李宝顺,是既熟悉又陌生。他是乐团的灵魂台柱,给我的印象是老实而稳重,有大将之风撑得起大场面,但与他从未有机会认识。这次近距离的观察,发现台下的他,跟在台上给我的印象没有太大区别,甚至多了几分亲切。他说话的语调很有音乐感,让我们一小时的访问气氛轻松不少。

 

我事先看过他的资料,对于他在年仅15岁时,便 加入中国福州军区文工团当胡琴演奏员感到好 奇。我们由此打开了话匣子,逐渐进入他的专业 世界,讲述一把胡琴如何把他与新加坡的缘分连接上。他说,那时少年意气风发的他,是令周围人羡慕的对象,“部队文工团的待遇比较好,工作也稳定。”对他而言,这已是专业生涯中的一项成就。

 


▲李宝顺与女儿感情深厚

 

一个演奏家的成长总少不了家庭背景的熏陶和激发,李宝顺的音乐潜能受到发掘,跟家庭有很大的关系。他出身于天津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父亲是标准京剧票友。虽不懂得吹拉弹打,却买了不少乐器当家中摆设。在乐器包围的环境下,他从小便认识了不少乐器,对乐器自然有一份亲近感。

 

他还有一个爱拉小提琴的四哥,每天都会练习五六个小时,可以称得上是他音乐的启蒙老师。六岁那年,有一回他指出四哥在拉奏小提琴时音调的不对之处,让哥哥惊讶于弟弟的音乐天分,便让他也拉起小提琴。八岁时,他加入小学刚成立的民族乐队,很自然地选择了同属拉弦乐的二胡,从此一步一步走向二胡的专业道路。

 


▲2019年,乐团首席李宝顺演奏由房晓敏创作的高胡协奏曲《晚晴》(世界首演)

 

对新加坡情有独钟

 

新加坡华乐团在1996年成立之后,海外演奏家 成为积极招揽的对象,而他这颗民族音乐的新星自然进入华乐团星探的视线范围。当时年仅30多岁的李宝顺已经是中央民族乐团的代首席,在中国有着一片光辉前程,但他并没有因此踌躇满志。

 

李宝顺南下新加坡凭靠着一股勇气。他的父母对他出国发展没有太多意见,只是提醒他作全面考虑,不要只夸大好处,也不要因为一点挫折而退缩。就这样,他在父母既不鼓励也不反对的情形下接受挑战。原本当医护的妻子也放弃了工作,带着还未满周岁的女儿,随夫闯南洋。

 



李宝顺与新加坡的缘分可追溯到1990年。当年 他随中央民族乐团来新演出,结识了指挥郑朝吉和林亚历、吴奕明、蓝营轩(当年的人协华乐团首席)等本地杰出的华乐界前辈。此行让他惊讶于新加坡华乐界的人才济济。此外,新加坡在国际上的名气,以及中国人民对新加坡的亲切感,让他对这个弹丸小岛早已情有独钟。

 

新加坡华乐团的前身是人民协会华乐团。创团之初,一半以上的团员还是本土的演奏员,而李宝顺等来自海外的几名演奏员,很快就成为乐团的主力。作为国家华乐团,找准定位可谓至关重要。乐团的文化滋养来自中国,但身处南洋,在追源溯本的同时,还必须立足新加坡。

 


▲李宝顺热爱电单车,经常相约友人一同骑车

 

乐团一方面发展本土色彩,另一方面积极走向国际,李宝顺庆幸有份参与其盛。他认为新加坡华乐团的水平数一数二,与中国乐团相比也是实力相当。乐团在中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因此成为一道桥梁,促进了新中两地华乐界的频繁交流。

 

一场演出,谢幕六次

 

乐团多次到本区域和欧洲演出,拓展了团员的视野与雄心。时至今日,他印象最深刻的仍是几年前在匈牙利的一场演出,一共谢幕加演六次,把新加坡的名字投射到欧洲艺术古都的地图上。

 


▲1997年中央民族乐团赴美国巡演,这是李宝顺与新加坡华乐团前音乐总监胡炳旭在白宫前的合照

 

2019年6月,配合新加坡开埠200周年以及中国 70周年国庆,乐团与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和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主办了一场京剧专场。这场演出精选11个京剧选段,携手三位中国戏曲名家安平、傅希如、赵群呈现了《定军山》《捉放曹》 等传统京剧经典唱段,以及《智取虎威山》《沙家 浜》等具代表性的现代京剧曲目。这一场京剧专场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成为了乐团过去五年 内的一场重点演出。

 

在中国时,李宝顺从未与京剧院合作过,只是先 后向京剧院的张素英和燕守平拜师。他把京剧曲牌搬到音乐会上,还是近期的事。新加坡华乐团行政总监何伟山说:“李宝顺的京胡是乐团的一个特色。华乐团编制通常不会有京胡,因此很少有机会让他演奏京胡,他能保持高水平确实非常难得。”

 



从乐团的草创初期走到今日国际上响当当的品 牌,李宝顺见证和参与了乐团这25年来的成长, 他为此感到骄傲和欣慰。对于乐团今后的发展,他满怀信心,因为乐团发展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已今非昔比。

 

说起这些年来最满意的曲子,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鱼尾狮传奇》,这是由中国著名作曲家刘锡 津,在1999年特地为乐团创作的高胡协奏曲。这 首曲子也是新加坡华乐团的代表作之一,经常带到国外演出,借由华乐的魅力把新加坡建国故事传扬四方。

 

李宝顺回忆道,当年刘锡津老师在新加坡的酒店里用两天的时间,写出长达半小时的史诗般大型协奏曲。第二天夜里完成的那一刻,他泪流满面。是被自己的作品感动,还是为新加坡筚路蓝缕的建国故事而心情激荡?也许两者都有。

 


▲李宝顺于2005年访欧洲巡演时,在法国巴黎与埃菲尔铁塔合影

 

刘锡津夫人后来向他透露这个鲜为人知的细节,更加深了他对《鱼尾狮传奇》的喜爱。因此,他受邀到中国演出时总爱演奏这首曲子,这不仅表达了他对刘老师的敬佩,更包含了他对新加坡的感情。

 

何伟山形容,这首协奏曲似乎是为李宝顺“量身 定制”。2017年3月4日在葉聰的指挥棒下,他再 次演绎这首曲子。自1999年首演以来,李宝顺在 18年后再次回到维多利亚音乐厅,演奏这首爱 曲,缘分妙不可言。

 

看风景,换心情

 

58岁的李宝顺在新加坡华乐团充分发挥音乐才 华,也在此落地生根。他的女儿今年24岁,是南 大电子信息工程系毕业生。她小时候学过钢琴, 也跟父亲学过二胡,但由于父亲对她跟对其他二胡学生一样严格,她受不了放弃了。

 


▲2019年,新加坡华乐团赴欧洲巡演。李宝顺在巡演最后一站的约阿尼纳,演奏谭盾创作的胡琴协奏曲《火祭》

 

除了是乐团首席,他也在几所中小学担任胡琴指导。看着学校和家长对孩子学习华乐持有积极态度,他对本地华乐的发展基本上还是保持乐观。

 

早期,本地华乐靠老一代华校生和民间乐团传 承,华乐能香火不断,他们居功不小。今天,华乐在新加坡校园内相当普及,学习各类乐器的学 生一代又一代。他说,这在中国海外算是个奇 迹,得归功于政府的支持。

 

他说,演奏家是一辈子的专业,除了天分之外, 就靠勤奋,每天的练习必不可少。除了练琴,他 平日的喜好多样化,如户外运动,他也喜欢到处 看风景,“换一下心境”,就能静下来思考专业上 的问题。

 


▲李宝顺的胡琴造诣极高,经常在音乐会中担任独奏

 

1990年初来乍到时,他结交了几名本地华乐界 的朋友,初尝榴梿味道,从此爱上榴梿。他来新 发展之后,常跟几名团友组团去槟城吃榴梿。提 起他们去乌敏岛、武吉知马山捡榴梿的趣事,兴 致勃勃,感觉他比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还更道地。

 

在何伟山眼中,“李宝顺能够在一个国家级华乐 团当首席长达25年,在国际华乐界也是一项奇 迹,宝顺给乐团带来了可贵的凝聚力。”

 

李宝顺态度沉稳谦和,他能够对乐团发挥凝聚 力,跟他的个人气质有很大的关系。

 

沈青青 本文来源:新加坡华乐团 责任编辑:沈青青_XJP018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