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新加坡 > 正文

《名家·华韵》| 赵剑华:用二胡琴音创一个世界

2022-05-20 19:53:12 来源: 新加坡华乐团 举报



赵剑华是新加坡华乐团的二胡I首席,也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他受教于中国著名已故二胡大师闵惠芬,在诸多国际和中国的重要音乐比赛中获奖无数,其中包括中国全国民族器乐观摩比赛和上海市青年演员汇演比赛的优秀表演奖,以 及“上海之春”演奏奖。他的简历也被收录在《中国杰出青年词典》及《中国音乐家大辞典》。

 

生于父母都是化学工程师的家庭,赵剑华与二胡的故事缘于那个特殊的时代。

 

赵剑华11岁时,正值文化大革命的高峰期。当时的政策规定,一家若有两个儿子,长子就需下乡务农。身为长子的赵剑华心想,若有一技之长,他或许可以加入宣传队,少干点农活。没想到这样的决定,成就了一位杰出的二胡演奏家。

 

赵剑华的启蒙老师是叔父李樑,他是中国国家一级作曲家,在上海昆剧院任职,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二胡教育家。在叔父的悉心培养下,赵剑华竿头直上,三年后便登上中国少年文艺汇演(中西乐器)器乐独奏大赛的舞台,并获得最高奖项。

 


▲赵剑华与太太陈淑华(同为华乐团二胡演奏家),和两名女儿合影

 

上海电视台实录转播了这场比赛,冥冥之中为他日后与二胡大师闵惠芬的结缘埋下伏笔。

 

赵剑华回忆:“当时电视还没有普及到每个家庭,每天晚饭过后大家都会在向阳院里围在一 起看电视。那天闵老师正和友人散步,偶然听到远处传来的二胡声,便走进去看,心里留下了些印象。”

 

两年后,还没等赵剑华下乡务农,文革就结束了。这时上海民族乐团筹备复团,招收学员。选拔竞争异常激烈,他前后考了近一年的时间。赵剑华每三个月就被叫去考试,却一直没等到结果。直到考了六轮,才被通知录取。

 


▲2016年,在指挥朱晖带领下,赵剑华在《大师荟》音乐会,演奏刘文金作曲的《长城随想》

 

《喜送公粮》喜牵缘分

 

上海民族乐团复团,籍贯江苏的闵惠芬也从北京的中国艺术团调回上海。当时团里要求各器乐的独奏家收徒授课,在那一届招收的六名二胡学员里,闵惠芬一眼就认出赵剑华。她还记得,电视里的赵剑华身穿蓝色工装裤,戴着红领巾演奏一曲《喜送公粮》,大大的眼睛非常讨喜。就这样,赵剑华成为闵惠芬的第一个学生,也是一生的爱徒。

 

赵剑华和闵老师的关系就像家人一样。当时上课的时间是早上10点,下课后就留在老师家吃午饭。自己不用交学费,团里也没有付学费,就是这样纯粹的师生情。直到赵剑华移居新加坡后,他每次回上海还会拉琴给闵老师听。更让人感佩的是,闵惠芬从来没把赵剑华当作自己的私人作品,而是不遗余力地让赵剑华遍访名师,博采众长。

 



每当团里的排练不紧张时,闵惠芬就会给赵剑华“放假”几周,让他去跟南京艺术学院、中央民族乐团等地的名师学琴。临行前,闵惠芬不仅提前联系好老师,更会写一封亲笔介绍信让赵剑华带在身上。1992年他第一次来到新加坡,也是通过闵惠芬的介绍信,认识了当时人民协会华乐团指挥顾立民。那几年,赵剑华的足迹遍布各处。

 

有闵惠芬大师的精心培育加上各派名师的指点,赵剑华的琴艺日益精进。当时闵惠芬的身体健康已经出现状况,赵剑华不时会替场或跟老师同台演出。他分别在1982年举办的全国民族器乐观摩比赛及1985年上海市青年演员汇演比赛获得优秀表演奖。1989年起,赵剑华担任上海民族乐团首席。

 


▲1982年,赵剑华与闵惠芬大师,聆听作曲家刘文金讲解《长城随想》

 

当时中国改革开放进行得如火如荼,很多人选择下海经商或出国定居。少年心事当拿云,彼时的赵剑华虽然风头正盛,每年在世界各地都有独奏音乐会的邀约,他却也想在商界一试身手。

 

1992年,他在新加坡与人合伙做起乐器贸易。然而生意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此时赵剑华觉察到内心深处,依然认为拉琴才是心灵归宿。他说:“闵老师对我一生的影响非常大,总是盯着我练琴。如果不是闵老师,我可能早就不在这个行业。”

 


▲赵剑华与恩师闵惠芬合影

 

二胡情缘,夫唱妇随

 

1996年,新加坡华乐团成立。赵剑华成功考入乐团担任二胡I首席,也借此开启人生的新乐章。

 

赵剑华对于新加坡华乐团的感情笃深,这不仅因为太太陈淑华与他同在二胡声部,更是因为在新加坡华乐团找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赵剑华说:“我的职业生涯经历过两岸三地的多个乐团,我可以肯定地说,新加坡华乐团拥有最理想的工作环境。在这个团里,团员之间友爱有加,就像一个大家庭。” 

 

他认为,本地良好的团风得益于乐团管理者的领导艺术,还有清晰与透明的管理规章。

 

1999年,应台北市立国乐团的邀请,赵剑华赴台湾交流小半年。他认为乐团之间的人员交流,在艺术上是件非常有益的事情。 

 

他说:“拉琴到一定程度就不仅仅是关乎技术,更需要有自己的艺术判断力,这是个人内涵的外在表现。艺术的本质是创造而不是模仿,要多出去走、见识这个世界,才能不断激发自身对于艺术的思考。” 

 

他回顾自己三四十岁时,作为演奏家获颁不少荣誉奖项,世界演出邀约不断,媒体报纸争相报道,确实容易产生一种自满的心态。如今年近花甲,他认为当时那个年龄的人生阅历,无论如何都称不上艺术家。唯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时刻保持谦卑的心态。

 



转眼间25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从起初一个区域性的乐团,成长到拥有独特气质的世界一流乐团,赵剑华亲身参与了新加坡华乐团成长的点点滴滴。对于乐团今日所取得的成就,他发自内心感到骄傲。

 

乐团具备的成功因素

 

首先,他认为乐团在成立之初就具备成功的因素。1996年建团时,乐团从海内外聘请到许多业内顶尖的人才。他们在国家级的乐团里担任声部首席,甚至本身就是大师级的演奏家,这让乐团从创始之初就具备过硬的素质和超高的适应力。 

 

这种适应力体现在对指挥的反应度,和对于新作品的理解力。他说:“业内常说,一个好的指挥就是一个好的乐团,对于华乐团尤其如此。西方交响乐团的演奏家从小就练习贝多芬、莫扎特的经典作品,对于风格的把握大多已经成熟。但是华乐团常常要演奏新作品,指挥首先要敏锐地捕捉乐谱背后的内涵和细节。当他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来时,演奏家要有足够快的反应去理解并表现出来。”

 


▲朱晖是赵剑华崇拜的指挥大师,两人于2016年《大师荟》音乐会合作

 

交响乐团的演奏家从小就练习贝多芬、莫扎特的经典作品,对于风格的把握大多已经成熟。但是华乐团常常要演奏新作品,指挥首先要敏锐地捕捉乐谱背后的内涵和细节。当他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来时,演奏家要有足够快的反应去理解并表现出来。” 

 

扎根于新加坡这片多元文化土壤,乐团无论在作品风格的广度,还是对于新作品理解的深度上都是超一流的。赵剑华认为,这正展示了新加坡华乐团的独一无二。 

 

在疫情期间,新加坡华乐团善用各种数码科技,推出“#DabaoSCO”和“#乐来乐宅”等系列视频,让民众在家也能享受华乐的陪伴。赵剑华和太太陈淑华也乐在其中,从另一方面体现了乐团对于时代需求的适应力。

 


▲1991年,赵剑华(右四)在上海举行个人独奏会后,与闵惠芬、王乙、丁言仪、夏飞云和瞿春泉老师合影

 

在作品方面,赵剑华认为新加坡华乐团积极地委约新作,尤其是富有跨文化内涵的作品,对于整个华乐界是莫大的贡献。 

 

他特别钟情于《天网》,一部陈瑞献的诗作,由罗伟伦作曲的同名交响诗。 

 

赵剑华介绍:“陈瑞献是多元艺术家,他的画里有诗的影响,他的诗又深受法国文学的影响。《天网》的体裁是欧洲的自由诗,内涵则来自东方的佛教思想,是东西文化的碰撞与结合。通过艺术家极度浪漫的想象,造就了一幅非常生动的画面,仿佛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一样。由此创作的华乐交响诗,更是一种世界性的综合艺术。” 

 

赵剑华在业余时间也喜爱作画,因为他认为美学都是相通的,是立体的。这得益于闵惠芬在他少年时的教导,他说:“每次上课前,闵老师都要求我背一首唐诗或宋词。诗人用很短的句子,就可以勾勒出广阔的天地或刻画细腻的情感;演奏家也是如此,要用音符创造一个世界。美学上的修养不仅是我职业上的必修课,也为我的人生开拓了一片天。”

 

 

沈青青 本文来源:新加坡华乐团 责任编辑:沈青青_XJP018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