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新加坡华乐团受邀到德国,与纽伦堡交响乐团一同参与 “Klassik Open Air” Series演出!

0
分享至

新加坡华乐团小组受邀到欧洲德国,与纽伦堡交响乐团一同参与“Klassik Open Air” Series演出。由古斯塔夫·马勒指挥大赛冠军、本地著名指挥家黄佳俊执棒,新加坡华乐团小组将在8月6日(星期六),当地时间晚上8时在德国纽伦堡演出。这场音乐会将在网上直播,并且在当地电台Bayerischer Rundfunk播出

这个一年一度、为期两天的Klassik Open Air音乐会将由两只交响乐团 – Nuremberg Symphony Orchestra以及Nuremberg State Philharmonic Orchestra倾力演出。超过3万名观众成群结队,与家人亲友带着草席一边野餐一边悠闲自在地享受音乐的盛景,在疫情新常态下,不知是否能重现。

今年的Klassik Open Air对新加坡华乐团的意义非凡。由黄佳俊职棒,纽伦堡交响乐团与新加坡华乐团小组将呈现交响协奏曲《图画展览会》。新加坡华乐团小组由5位优秀的演奏家组成,包括:巫崇玮(打击乐)、李浚诚(笛子)、马欢(扬琴)、谭曼曼(胡琴),以及张银(琵琶)。新加坡华乐团小组的五人将展献乐器独有魅力,将新加坡华乐团的独有音乐发扬光大,优雅华乐,举世共赏。音乐会节目包含了传统、现代和流行的元素,再以独奏、二重奏和五重奏等不同形式呈献。

日期:8月6日(星期六)

时间:当地时间晚上8时

地点:德国 + Bayerischer Rundfunk (BR, Bavarian Radio)电台

乐团:纽伦堡交响乐团

指挥:黄佳俊

新加坡华乐团小组:巫崇玮(打击乐)、李浚诚(笛子)、马欢(扬琴)、 谭曼曼(胡琴)和张银(琵琶)

交响协奏曲《图画展览会》

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作曲、黄佳俊配器

独奏:新加坡华乐团小组

直播链接:

此外,为欢庆8月9日的国庆日,新加坡华乐团小组将于8月8日受邀到访新加坡驻德国柏林大使馆演出,为新加坡大使馆的贵宾,以及旅居于德国的新加坡人,透过富有新加坡特色的曲目,感染国庆氛围,将优雅华乐,举世共赏。

新加坡华乐团的德国巡演获得文化、社区及青年部,以及国家艺术理事会的鼎力支持支持。

新加坡华乐团呈献

《黄佳俊与新加坡华乐团》音乐会

回新后,新加坡华乐团全团84名演奏家与本地著名指挥家黄佳俊将于8月20日晚上7时30分新加坡华乐团音乐厅呈献《黄佳俊与新加坡华乐团》音乐会。这场的音乐会亮点包括: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作曲、黄佳俊配器的交响协奏曲《图画展览会》(华乐版全球首演)。

此外,新加坡华乐团与义工合作,展出一组小朋友们所创作的16幅画作。这些小朋友们的作品灵感源自于搭配原版启发莫杰斯特的钢琴原作《图画展览会》。莅临新加坡大会堂观赏音乐会之前,提前到场欣赏小朋友的画作,窥看他们丰富多彩,充满幻想的内心世界。

这场音乐会由淡马锡基金会呈献,并获得新加坡文化、社区及青年部、国家艺术理事会、新加坡赛马博彩管理局支持。

今年八月,新加坡华乐团邀请你见证古斯塔夫·马勒指挥大赛冠军、本地著名指挥家黄佳俊奏响华乐团舞台!在他耀眼的指挥下,中胡副首席吴可菲和五位独奏将以娴熟技巧倾情呈献由谭盾作曲的《火祭》,以及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作曲、黄佳俊配器的交响协奏曲《图画展览会》(华乐版全球首演)。挥洒自如的指挥, 牵动人心的乐曲,绝不容错过。

《黄佳俊与新加坡华乐团》音乐会节目

《火祭》谭盾作曲  胡琴:吴可菲

此曲是作曲家根据他自己在1995年为电影《南京1937》的配乐重新编写创作的民族拉弦器乐协奏曲,再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悲歌。《火祭》融合中国传统的祭祀音乐与宫廷音乐,以“乐队剧场”形式,让独奏者分别以中胡、二胡与高胡奏出两个主题曲调,而乐队其他成员则分别坐在舞台上下进行演奏。那种乐队与打击乐器,以及人声相交呼应的效果,宏伟而立体。每件乐器仿佛有了灵魂,朴实地表达了对这场民族悲剧的追思和对战争之灵的祭奠,也体现出乐曲丰富的意涵与表现力,也发出向往和平的有力祷词,令人动容。

谭盾是著名中国作曲家和指挥家。谭盾的音乐被世界最重要的交响乐团、歌剧院、艺术节、电台和电视台广泛演播,对世界乐坛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他的音乐跨越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多媒体与表演艺术的众多界限。他已赢得多项当今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大奖。

《图画展览会》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作曲、黄佳俊配器

打击乐:巫崇玮  笛子:李浚诚  扬琴:马欢  胡琴:谭曼曼  琵琶:张银

《图画展览会》或许是俄罗斯作曲家莫德斯特·穆索尔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1874年,穆索尔斯基参观亡友俄罗斯画家和建筑家维克托·加特曼的遗作展览后,从作品中选出他最感亲切的肖像画、风俗画以及民间创作密切相关的画面,写作了这套钢琴曲。整部作品由与“图画”相关的各自独立的十首小品组成,由“漫步”主题穿插串联。这“漫步”仿佛在画展中,观众跟随穆索尔斯基的脚步,时而缓步慢行,时而加快步伐,向着一幅幅画作走去。

第一幅画《侏儒》,描绘了一个侏儒,迈着畸形的双腿,略微笨拙又小巧地在道路上行走。他身材矮小,内八字的脚,十分丑陋。音乐紧张而怪诞,刻画出侏儒的艰难步履和绝望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一段最后以一个急促快速的尾声结束。

第二幅画《古堡》,描绘了一位年轻的游吟诗人,站在一座古老的城堡前,对着心仪的少女,唱出了纯朴、忧伤、动人的歌谣。音乐充满了平静、沉思、冥想的氛围。

第三幅画《杜依勒里花园》描绘了孩子们在花园中玩耍、吵闹的画面。杜伊勒里宫曾是法国王宫,由凯瑟琳·德·美第奇王后下令修建,位于巴黎塞纳河右岸,1871年被巴黎公社焚毁。杜伊勒里花园作为王宫的一部分,位于卢浮宫和协和广场之间,是巴黎市民放松心情、聚会、散步的场所。音乐非常轻快,洋溢着生活的活力和欢乐。

第四幅画《牛车》描绘了负重的耕牛,拉着负重的牛车,在泥泞的土地里艰难的前行。悲戚的音调表现了农民悲苦的生活。随着牛车渐行渐远,音乐也步入尾声。

第五幅画《未孵化的鸡雏的舞蹈》,是芭蕾舞剧《特里比》中的一个场景,孩子们身穿有蛋壳身、亮黄色金丝雀头罩的服装。音乐生动的再现了小鸡们蹦蹦跳跳的欢快场景。

第六幅画《两个犹太人》表现了一富一贫的两个犹太人——戈登伯格和施穆勒。在音乐中,富人的傲慢轻视和穷人的贫苦衰老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七幅画《里莫日市场》描绘了里莫日市场人流攒动的繁忙景象和饶舌妇们传播“重大新闻”的选噪声,记录了两个老女人的争吵。音乐描绘了阳光明媚的集市上,人声鼎沸,一派热闹的市场景象。

第八幅画《墓穴》分为两部分,“地下墓穴”和“死语”,背景设置在巴黎地下墓穴。画家描述了自己在提灯下观察巴黎地下墓穴的一幕。

第九幅画《鸡脚上的小屋》取材于俄罗斯民间童话,雅加婆婆是一个女巫,经常吃小孩,丑陋而邪恶。作品描绘了一台挂钟,而钟的样式是鸡脚小屋,女巫雅加婆婆就住在里面。她飞扬跋扈,经常驾着石臼在森林中寻找猎物,没人能够幸免逃脱。

最后,第十幅画《基辅城门》是哈尔特曼为基辅城门所绘的一张设计图。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了庆祝他侥幸躲过暗杀,举办了比赛征集新城门的设计方案。这个设计稿正是哈特曼此次比赛获奖作品。

原版钢琴作品以生动而富有想象力的色彩,激发了历史上许多作曲家为交响乐团精心编排它。此次演出,黄佳俊为这个中国民间乐器、华乐版的交响协奏曲版本配器。

* 音乐会约1小时15分钟,无中场休息

黄佳俊简介

黄佳俊是当前最受推崇的新生代音乐家之一。他于2016年在古斯塔夫·马勒指挥大赛中脱颖而出之后,开始受到国际注目。此指挥大赛的历届优胜者也包括著名指挥家古斯塔沃·杜达梅尔。得知黄佳俊在比赛中胜出之后,杜达梅尔还邀请了黄佳俊加入洛杉矶爱乐乐团。2023年5月,黄佳俊在短时间内接受了克利夫兰管弦乐团的委任,呈现了第一场联票音乐会。出席音乐会的媒体同仁都对黄佳俊赞不绝口: “黄佳俊与乐团真的可说是在舞台上创造了奇迹……让在场观众得以享受乐团最精致的演奏”(截自cleveland.com)。

目前,黄佳俊同时兼任德国纽伦堡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和日本爱乐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黄佳俊从2023年起将会担任日本爱乐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一职,活跃于东京一带,在三得利音乐厅、东京艺术剧场、横滨港未来音乐厅等场地演出。黄佳俊也将带领乐团到日本各地呈现多场音乐会。除此之外,黄佳俊还会在意义深远的社会文化项目中扮演领导的角色。其中,值得一提的活动包括《让音乐走入灾区》,此活动的的受益者为受2011年地震和海啸影响的日本东北地区民众。

黄佳俊在2022年和2023年也会与多个乐团合作,分别在这些乐团的演奏会上亮相,其中包括克利夫兰管弦乐团、底特律交响乐团、西雅图交响乐团、 哈雷管弦乐团。此外,他也会再度与利物浦皇家爱乐乐团、班贝格交响乐团、德累斯顿爱乐乐团、瓦伦西亚交响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东京都交响乐团、大阪爱乐交响乐团、九州交响乐团、日本世纪交响乐团、兵库县表演艺术中心管弦乐团等乐团,联手呈现演出。

在德勒斯登音乐节上,主办单位也邀请了黄佳俊顶替身体不适的大卫·津曼,让黄佳俊与西蒙·拉特尔爵士、费舍尔·伊万,及托马斯·阿德斯等知名指挥家平起平坐。日本唱片公司日本古伦美亚也预计在今年夏天推出黄佳俊与日本爱乐交响乐团于三得利音乐厅呈现的《马勒第五交响曲》现场演奏版。

黄佳俊以亚洲文化为荣,积极参与多项意义深远的活动,推广亚洲文化。他多次带领乐团在美国呈现谭盾作品首演,其中包括纽约爱乐乐团以小提琴与乐团形式呈现的《火祭》,以及西雅图交响乐团呈现的《长号协奏曲》。2022年3月,黄佳俊在一场以武满彻作品为主题的晚会带领东京爱乐交响乐团演奏多首曲目,包括鲜少演出的《Arc》。这首曲目至今只有三位国际指挥家演出过,除了黄佳俊之外,另外两位指挥家为皮埃尔·布列兹(纽约爱乐,1977)以及奥利佛·克努森(伦敦小交响乐团,1998)。

黄佳俊也与多个中国乐团建立了良好关系,其中包括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杭州交响乐团。另外,他也于2020年6月与中国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进行联票音乐会首演。除此之外,黄佳俊也曾偕同台湾国家交响乐团与美国首屈一指的男中音托马斯·汉普逊演出多首马勒作品。

身为已故指挥家库尔特·马苏尔的门徒,黄佳俊有幸在大师辞世前多次与他同台演出。黄佳俊是李光耀奖学金得主,并凭此奖学金到德国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修读管弦乐及歌剧指挥课程,并在本地的杨秀桃音乐学院主修作曲。

黄佳俊对于促进德新文化交流以及在国际上推广德国音乐文化方面贡献良多, 成就非凡。2019年12月,年仅33岁的他成为第一位在德国获颁功绩勋章的新加坡艺术家。颁奖典礼于柏林的贝勒维宫举行,颁奖人为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并由新加坡总统哈莉玛见证。

更多演奏家

音乐会官网:

预知更多详情,请浏览新加坡华乐团的网站、社交媒体账号等。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新加坡华乐团简介

拥有超过80名音乐家的新加坡华乐团是本地的旗舰艺术团体,更是唯一的专业国家级华乐团。自1997年首演以来,在肩负起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际,也以发展和创新为重任;更通过汲取周边国家独特的东南亚文化,发展成具多元文化特色的乐团。新加坡华乐团曾到多国参加巡演,包括中国、台湾、匈牙利、伦敦和盖茨黑德等。新加坡华乐团也以 “人民乐团”为宗旨,通过社区音乐会、学校艺术教育计划、户外音乐会等活动来推广华乐。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数码
教育
手机
本地
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