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新加坡 > 正文

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邀您走近千年运河·天津

2022-10-20 20:38:17 来源: 网易新加坡 举报

天津是运河文化和海洋文化交融之地,具有开放而又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天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北方文化艺术的发祥地之一,素有“戏剧摇篮”、“曲艺之乡”的美誉。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已有杨柳青木版年画、相声、评剧、天津时调等30多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本期,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将与您分享京杭大运河天津段沿线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邀您赏千年运河,品津味文化。

天津全球推介宣传片 (来源:视频综合)

▲天津全球推介宣传片

京杭大运河·天津段

天津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天津全力打造近代文化游、都市博览游、海河风光游、滨海休闲游、山野名胜游、旅游博览会等特色旅游品牌,加快建设旅游强市、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

五大道、海河沿岸成为天津市区游客汇集地,滨海旅游区国际邮轮母港、航母主题公园等独特的旅游资源,是中国邮轮旅游产业发展试验区。位于天津滨海文化中心的滨海图书馆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100个值得一去的地方”第一名。有“海上故宫”之称的国家海洋博物馆于2019年建成开馆。天津市郊区拥有盘山、黄崖关长城、独乐寺等名胜古迹,还有独特的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和芦苇沼泽湿地生态系统。

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邀您走近千年运河·天津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

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邀您走近千年运河·天津

▲天津航母主题公园

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邀您走近千年运河·天津

▲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

千年运河映古今 众流荟萃数百里

——大运河天津静海段

京杭大运河贯穿静海全境,以天津三岔河口为界,静海境内大运河称为南运河,流经110余个村庄,境内河道长49公里。九宣闸,是天津现存最早的水闸,大运河进入天津的第一站。流动的文化,活力的静海,缔造了沿河两岸古老而厚重的底蕴,见证了历经沧桑的西汉古城、汉代陶楼、宋代古船,孕育了独流老醋、大六分村登杆、天津冬菜、史记泥塑等众多国家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绘就了依河而兴的古老“状元村”吕官屯振兴的多彩画卷。静海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乐器产业基地。

▲千年运河映古今 众流荟萃数百里——京杭大运河天津静海段

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邀您走近千年运河·天津

▲大运河进入天津的第一道闸口——静海九宣闸

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邀您走近千年运河·天津

▲独流木桥(始建于1936年 京杭大运河天津段上仅存的一座老木桥)

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邀您走近千年运河·天津

▲静海大车站——天津市十大不可移动文物之一

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邀您走近千年运河·天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流老醋酿造技艺

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邀您走近千年运河·天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六分村登杆

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邀您走近千年运河·天津

▲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津冬菜

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邀您走近千年运河·天津

▲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史记泥塑

大运河上的闪亮明珠

——古镇杨柳青

地处天津市西青区的杨柳青镇,是京杭大运河畔的历史文化名镇。作为知名的民俗文化旅游区,古镇杨柳青也是中外游客到天津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杨柳青代表了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和中国北方古代乡村发展的特质,而根植在土地上的年画文化和建筑空间文化,正是对于这一特质的一个最真实的表达。天津正在建设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公园规划占地面积2800余亩,分为历史名镇、元宝岛、文化学镇等几大板块,同时联动周边区域,在天津市西部形成大运河艺术之城、田园旅游特色乡村和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辐射带动区,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邂逅多彩西青 (来源:视频综合)

▲邂逅多彩西青

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邀您走近千年运河·天津

▲天津:运河古镇杨柳青

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邀您走近千年运河·天津

▲杨柳青木版年画

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邀您走近千年运河·天津

▲杨柳青元宵节灯展

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邀您走近千年运河·天津

▲西青非遗技艺

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邀您走近千年运河·天津

▲西青民宿

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邀您走近千年运河·天津

▲药王古寺

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邀您走近千年运河·天津

▲文昌阁

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邀您走近千年运河·天津

▲运河文化旅游区

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邀您走近千年运河·天津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鸣谢:

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合作司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胃荒荒 本文来源:网易新加坡 责任编辑:魏双双_NZ5014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