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新加坡 > 正文

2022“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精品项目展播

2022-11-02 15:52:58 来源: 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 举报

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22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6月11日,主题是“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也是促进人文交流、文明互鉴的重要媒介。


本期,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邀您共同欣赏山西、吉林、宁夏、甘肃、西藏等省(区)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精品展播,一起去感受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无穷魅力。


华夏古文明 山西好风光


华夏古文明 山西好风光 (来源:视频综合)

▲华夏古文明 山西好风光


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春秋时为晋国,故简称晋。山西复杂的地形地貌、河流山川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给这片黄土地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遗存。


▲平遥古城


▲王莽岭


文化印记:吉林非遗


关东泥人张 (来源:视频综合)

▲关东泥人张


地处东北亚腹地的中国吉林省,多民族共生,多元文化交融,保留了 “木帮”、“渔猎”等众多的传统文化。而今,通过非遗展示、文艺创作等形式,这些文化得以传承繁衍活化,并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中。


泥塑艺术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东泥人张”传承人张金东,创作了千余件展现中国东北地区民俗风情的泥塑作品。这些作品,是乡愁,更是珍贵的记忆和文脉延续。


▲推碾子


▲上学堂


根与魂:宁夏非遗


宁夏位于中国地图几何中心。这里历史悠久,多民族融合,古老的黄河在这里孕育了灿烂的文化。


《根与魂》视频选取坚守百年传承的八宝茶、展现工匠精神的麻编技艺以及自然与人文之美相结合的贺兰砚等三项极富宁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出中国宁夏独特的文化魅力,展现了非遗传承与保护的优秀成果,并借此进一步挖掘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之根与民族之魂。


贺兰砚雕刻 (来源:视频综合)

▲贺兰砚雕刻


甘肃的记忆


甘肃的记忆 (来源:视频综合)

▲甘肃的记忆


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古老的丝绸之路在甘肃境内蜿蜒1600余公里。甘肃自然生态多元,地质地貌独特,现有世界文化遗产7处,张掖丹霞、黄河石林、敦煌月牙泉等一批世界级的自然奇观驰名中外,被全球旅游者誉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自然奇观的博物馆、民族风情的大观园、品质旅游的目的地”。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敦煌舞


中国西藏扎西德勒


西藏服饰 (来源:视频综合)

▲西藏服饰


西藏位于中国西南,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拥有50多座海拔7000以上高峰,其中11座海拔达8000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西藏地域辽阔、地貌壮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中国西藏扎西德勒》短视频展播,通过藏香、西藏服饰和西藏舞蹈三个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文化内容,鲜活生动地展示了中国西藏各族人民共同传承和保护的中华文化精神。


▲藏香


▲藏族舞蹈


鸣谢: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沈青青 本文来源: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 责任编辑:沈青青_XJP018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